【撼树蚍蜉的意思是什么】“撼树蚍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不自量力、妄图以微小的力量去动摇强大的事物。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原句为:“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蚂蚁试图摇动大树的情景,寓意人应认清自身能力,不可盲目挑战无法企及的目标。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撼树蚍蜉 |
出处 | 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
本义 | 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力量微弱却企图做不可能的事 |
引申义 | 不自量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行为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行为不当或过于自信、轻视现实条件 |
情感色彩 | 含贬义,带有讽刺意味 |
二、成语详解
“撼树蚍蜉”字面意思是“蚂蚁摇动大树”,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作比喻。李商隐用此典故,是为了讽刺当时社会上一些人不切实际、盲目进取的现象。他通过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那些缺乏自知之明、企图以微薄之力对抗强大势力的人的批评。
在现代汉语中,“撼树蚍蜉”多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虽然实力不足,却试图完成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例如:在商业竞争中,一家小公司试图与行业巨头抗衡,这种行为就可以被称为“撼树蚍蜉”。
三、使用示例
1. 他想凭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公司的制度,简直是撼树蚍蜉,注定失败。
2. 别以为你有几个粉丝就能和大牌明星比拼,这简直是撼树蚍蜉。
3. 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不能有撼树蚍蜉的想法,应该脚踏实地,逐步积累实力。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撼树蚍蜉”的关系 |
班门弄斧 | 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 类似,但更强调在专业领域内不自量力 |
井底之蛙 | 见识狭窄 | 强调认知局限,与“撼树蚍蜉”侧重点不同 |
望尘莫及 | 看不到别人的背影,比喻差距极大 | 更强调差距,而非盲目行动 |
自不量力 | 不衡量自己的能力 | 与“撼树蚍蜉”意思相近,是近义词 |
五、结语
“撼树蚍蜉”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理性评估自身能力,避免因盲目自信而陷入不必要的失败。在现实生活中,懂得“量力而行”,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