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的意思卜算子咏梅的原文】一、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著名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咏梅词,也是毛泽东在1961年创作的一首同题词作。两首作品虽然都以“咏梅”为题,但主题和情感表达有所不同,分别体现了两位作者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思想与情怀。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借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却依然坚守高洁情操的情怀;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则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革命者的乐观精神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以下是对两首《卜算子·咏梅》的原文、意思及对比分析: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陆游《卜算子·咏梅》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
作者 | 陆游(南宋) | 毛泽东(现代) |
创作时间 | 约12世纪 | 1961年 |
词牌名 | 卜算子 | 卜算子 |
原文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意思 | 描写梅花在荒凉的驿外断桥边孤独开放,即使在风雨中也保持高洁,不与百花争春,最终即使凋零也香气依旧。 | 描写梅花在严寒中傲然开放,不争春色,只为报春而来。当春天来临,它在花丛中微笑,表现出革命者的乐观与无私。 |
主题 | 孤独中的坚守、高洁品格 | 革命乐观主义、无私奉献 |
情感基调 | 凄清、孤寂、坚贞 | 坚强、乐观、豁达 |
三、结语
两首《卜算子·咏梅》虽同名,但各自承载了不同的时代精神与个人情感。陆游的词表现的是士大夫在困境中的坚守,而毛泽东的词则体现了革命者在艰难岁月中的乐观与希望。无论是“香如故”的坚守,还是“她在丛中笑”的豁达,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梅”这一意象的深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