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孰若孤的意思】一、
“孙权劝学,孰若孤”出自《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记载,是关于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鼓励部下学习的故事。这段话的原文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意思是:我难道是要你专门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希望你广泛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忙,哪有我忙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很有收获。
这句话体现了孙权对学习的重视,以及他作为一位领导者对自身修养和治国能力的不断追求。他并非要求他人必须专精于某一方面,而是强调通过学习来开阔眼界、提升自我。同时,他也以身作则,表明自己虽事务繁多,仍坚持读书,以此激励他人。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资治通鉴》 |
作者 | 司马光(编纂) |
背景 | 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劝诫部下学习 |
原文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意思 | 孙权不强求对方专精学术,而是鼓励广泛阅读,以增长见识;并指出自己虽忙仍坚持学习,希望对方也能如此。 |
主旨 |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倡终身学习,以提升个人能力和国家治理水平。 |
精神 | 自我修养、以身作则、鼓励进取、注重实用 |
三、结语
“孙权劝学,孰若孤”不仅是古代君主对臣子的劝勉,更是一种倡导学习精神的典范。它告诉我们,无论身份高低,都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