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记承天寺夜游的闲人如何理解

2025-09-13 19:51:19

问题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的闲人如何理解,这个问题折磨我三天了,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3 19:51:19

记承天寺夜游的闲人如何理解】一、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他在一个清冷的夜晚与友人张怀民一同夜游承天寺的情景。其中“闲人”一词,是全文的关键所在,也是理解作者情感和思想的重要线索。

“闲人”字面意思是“无事之人”,但在文中并非指无所事事,而是表达了苏轼在贬谪生活中的豁达心态和超然心境。他虽身处逆境,却能欣赏自然之美,与友人共度清闲时光,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从文学角度看,“闲人”也反映了苏轼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精神境界。

二、表格展示:对“闲人”的多角度理解

角度 解释 体现原文
字面意义 没有正事做的人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心境表现 超然物外、淡泊名利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精神状态 在困境中仍能享受生活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哲学内涵 对人生得失的看透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文学象征 体现文人风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现实处境 被贬后的生活状态 苏轼当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处于政治低谷

三、结语

“闲人”一词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它不仅是苏轼对自身处境的客观描述,更是他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通过“闲人”的视角,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被贬的官员,更是一个内心丰富、精神自由的文人。这种“闲”,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面对与超脱。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