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水车薪的意思】“杯水车薪”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用微小的力量去解决大问题,效果微乎其微,几乎起不到作用。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力量与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杯水 | 一小杯水 |
车薪 | 一辆车的柴火 |
总体意思 | 用一小杯水去扑灭一辆车的柴火,比喻力量太小,无法解决问题 |
二、出处与演变
“杯水车薪”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原文为:“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车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后来逐渐演变为“杯水车薪”,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解决问题 | 他想靠这点钱来还清债务,简直是杯水车薪。 |
表达无力 | 这次改革措施太少了,根本是杯水车薪。 |
比喻力量不足 | 他的建议对整个项目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力不从心、无济于事、杯水救火 |
反义词 |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力挽狂澜 |
五、总结
“杯水车薪”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力量与目标之间不匹配的情况。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或庞大的问题时,不能只依靠微小的努力,而应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评估自身能力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有助于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