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势犬牙参差什么意思】一、说明
“岸势犬牙参差”是一个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描写性短语,常用于描绘河岸或山岸的地貌特征。该短语出自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原文为:“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参差,不可知其源。”
从字面意思来看,“岸势”指的是河岸的形态;“犬牙”形容岸边的岩石或地形像狗的牙齿一样交错、参差不齐;“参差”则是指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的状态。整体意思是:河岸的形状像犬牙一样交错不齐,显得非常曲折、复杂。
在文学表达中,这一短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奇特与美丽,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语言的精妙运用。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解释 | 文学出处 | 用法分析 | 意境与作用 |
岸势 | 河岸的形态或走势 | 《小石潭记》 | 描述地理特征 | 展现自然地貌的复杂性 |
犬牙 | 像狗的牙齿一样尖锐、交错 | 无具体出处 | 比喻手法 | 形象地描绘岩石或地形的参差不齐 |
参差 | 高低不齐、错落有致 | 无具体出处 | 描述空间结构 | 强调视觉上的层次感和变化 |
整体含义 | 河岸像犬牙一样交错不齐,形容地貌复杂 | 《小石潭记》 | 用于描写自然景色 | 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细腻观察 |
三、结语
“岸势犬牙参差”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是古人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的体现。它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传达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值得我们在阅读古文时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