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什么意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指什么】“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一句出自《国语·周语上》的古语,原文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这句话的意思是:防止百姓说话,比防止河流泛滥还要严重。因为如果堵塞了百姓的言论,就像堵住河流一样,一旦决堤,造成的伤害会更大。
一、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强调的是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古人认为,如果压制民众的言论,就如同堵住河流一样,看似暂时控制了局面,但最终会导致更大的灾难。这反映了古代政治思想中对民意的重视,也警示后人应尊重和倾听民众的声音,避免因压制而引发更大的社会动荡。
二、表格形式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原文 | 比喻意义 | 现代启示 |
防民之口 | 阻止百姓发表意见或言论 | 《国语·周语上》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阻止民众表达观点 | 言论自由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
甚于 | 更加、超过 | —— | —— | 强调程度更深 | 提醒人们要重视更严重的后果 |
防川 | 防止河流泛滥 | —— | —— | 比喻治理国家需疏导而非压制 | 治理应以疏导为主 |
川壅而溃 | 河流被堵塞后突然决堤 | —— |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形容压制导致的严重后果 | 不可忽视潜在的社会风险 |
三、延伸思考
在现代社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政府和社会管理者应当注重听取民众的意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而不是简单地压制不同声音。只有让民意畅通无阻,才能有效预防社会矛盾的激化,实现长治久安。
结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仅是古代的政治智慧,更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原则。它提醒我们:尊重民意,倾听民声,才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