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登飞来峰原文的写作背景和赏析

2025-10-02 14:02:46

问题描述:

登飞来峰原文的写作背景和赏析,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2 14:02:46

登飞来峰原文的写作背景和赏析】《登飞来峰》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豪情壮志与对理想的追求。下面将从写作背景和诗歌赏析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写作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临川,江西临川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主张变法图强,推行“熙宁变法”,旨在挽救国家财政危机,增强国力。然而,变法过程中遭遇了巨大的阻力,许多保守派官员反对他的改革政策。

《登飞来峰》创作于王安石任地方官期间,具体时间不详,但据推测应为他早期仕途阶段。当时他虽未掌握大权,但已展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个人抱负。诗中所写的“飞来峰”位于浙江杭州,是当时文人常去游览之地。王安石借此地之高,抒发自己胸怀天下的志向与远见。

二、诗歌赏析

《登飞来峰》全诗如下:

> 飞来山上千寻塔,

> 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此诗通过描绘登上飞来峰后所见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不惧困难、志向高远的精神境界。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成为后世广为传颂的经典名句,寓意着只要站得高、看得远,就不怕眼前的阻碍。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内容
诗名 《登飞来峰》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北宋
写作背景 王安石在仕途初期,怀有改革理想,借登高抒发胸中志向
主题思想 表达不畏艰难、志向高远、目光长远的胸怀
艺术特色 语言简练,意境开阔;运用象征手法,寓理于景
名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历史评价 被认为是王安石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政治抱负与人生哲思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登飞来峰》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政治抒情诗。它展现了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远见卓识,也反映了他在仕途道路上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