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角川正雄的资料】“南京南京角川正雄的资料”这一标题看似重复,但结合历史背景和人物信息,可以理解为对“南京大屠杀”中涉及的日本军官——角川正雄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总结。角川正雄是侵华日军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其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行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以下是对角川正雄相关资料的总结与整理:
一、人物背景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角川正雄(Kakuta Masao) |
国籍 | 日本 |
出生年份 | 1904年 |
死亡年份 | 1945年(战死) |
军衔 | 大佐(相当于上校) |
所属部队 | 第16师团第30旅团 |
参与事件 |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
二、南京大屠杀背景简介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随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规模屠杀、强奸、抢劫和纵火,史称“南京大屠杀”。据中国官方统计,约有30万平民及战俘遇害,这是二战期间最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
角川正雄作为第16师团的一员,在此期间参与了对南京的进攻和占领行动,并被指控在战斗中犯下多项暴行。
三、角川正雄的相关记录
项目 | 内容 |
战斗职务 | 在南京战役中担任第30旅团的指挥官之一 |
战后审判 | 未被正式起诉或定罪(因战死) |
相关记录 | 一些幸存者和战时日记中提及了他的行为,但缺乏详细书面证据 |
后续影响 | 其名字常出现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文献中,作为日军暴行的象征之一 |
四、历史评价与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角川正雄的具体行为和责任,由于缺乏直接的书面证据和目击证词,学术界对其了解仍较为有限。不过,他作为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高层指挥官之一,其存在本身便反映了当时日军在南京所实施的系统性暴行。
近年来,随着更多历史档案的解密和幸存者口述资料的整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包括角川正雄在内的日军高级军官在南京大屠杀中的角色。
五、结语
“南京南京角川正雄的资料”虽然看似重复,但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关注与反思。角川正雄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其行为虽未能得到明确的司法裁决,但他在南京大屠杀中的角色仍是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挖掘和整理历史资料,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战争带来的伤害,并从中汲取教训,推动和平与正义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