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什么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2025-10-27 01:59:10

问题描述:

什么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7 01:59:10

什么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用往往不仅仅局限于其字面意义,而是根据语境灵活变化,以表达更丰富的含义。其中,“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是两种常见的特殊用法,它们通过改变动词的语法功能,使句子表达出主观意愿或客观影响的不同效果。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用法,以下是对它们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说明。

一、意动用法

定义:意动用法是指动词在句中表示主语对宾语的主观看法或态度,即“认为……”,“把……当作……”。这种用法强调的是说话者的主观感受或判断。

特点:

- 动词不表示实际的动作行为。

- 表达的是主观认识或情感。

- 常见于文言文中,用于表达心理活动。

例句:

-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友麋鹿”即“把麋鹿当作朋友”。

-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小天下”即“认为天下很小”。

二、使动用法

定义: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在句中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某种动作或状态的变化,即“让……做某事”或“使……成为……”。这是一种客观上导致结果的用法。

特点:

- 动词表示的是对宾语施加影响的行为。

- 强调动作带来的结果。

- 常用于描述因果关系或影响。

例句:

-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

——“活之”即“使他活下来”。

-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

——“劳”、“饿”都是使动用法,表示“使……劳累”、“使……饥饿”。

三、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对比表

项目 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定义 主语对宾语的主观看法 主语使宾语发生动作或变化
动作性质 不表示实际动作 表示实际动作或状态变化
语气侧重 主观感受、心理活动 客观影响、因果关系
常见结构 动词 + 宾语(如:小天下) 动词 + 宾语(如:活之、饿其体肤)
举例 侣鱼虾而友麋鹿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核心区别 强调“认为” 强调“使……”

四、总结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虽然都属于动词的特殊用法,但二者在语义和语法功能上有明显区别:

- 意动用法关注的是说话者的主观意识,常用于表达心理或情感;

- 使动用法则强调主语对宾语的实际影响,常见于描述行为后果。

掌握这两种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文的深层含义,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