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关于竹子的三首著名诗】郑板桥,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以“扬州八怪”之一闻名于世。他一生酷爱竹子,常以竹为题,借竹抒怀,表达自己清高、坚贞、不屈的精神品格。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三首描写竹子的诗尤为著名,不仅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而且富有哲理与情感,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
一、
郑板桥的三首竹诗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与精神,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格的追求。这三首诗分别是《竹》《墨竹图题诗》《题画竹》。它们或写竹之坚韧,或赞竹之清雅,或寓情于竹,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坚守。
二、表格展示
诗名 | 出处 | 内容 | 主题思想 |
《竹》 | 《郑板桥集》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赞扬竹子坚韧不拔、顽强生长的品质,象征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 |
《墨竹图题诗》 | 《郑板桥集》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通过竹声寄托对百姓疾苦的关怀,体现其为民请命的情怀。 |
《题画竹》 | 《郑板桥集》 |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江南江北各千山,一夜东风吹雨落。” | 借画竹抒发胸中豪情,表现其艺术才华与对自然的热爱。 |
三、结语
郑板桥的三首竹诗,虽篇幅短小,却寓意深刻,充分展现了他作为文人兼画家的深厚修养与独特个性。这些诗不仅是对竹子的赞美,更是对他人生信仰与价值追求的真实写照。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具有极高的文学与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