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糠什么意思】“筛糠”是一个汉语词语,常见于口语和方言中。它原本是指用筛子筛去谷物中的碎屑或杂质的过程,但在日常使用中,这个词被引申为一种比喻意义,用来形容人因恐惧、紧张、害怕等情绪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发抖的状态。
一、
“筛糠”原意是用筛子筛除谷物中的细碎杂质,是一种农事活动。但在现代汉语中,尤其是北方方言中,“筛糠”常被用来形容人在极度紧张、害怕、惊慌时,身体不自觉地发抖、战栗的样子,类似“哆嗦”、“发抖”的意思。
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筛糠”往往带有形象化的表达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贴近生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义 | 原意:用筛子筛谷物;引申义:因恐惧、紧张而发抖 |
来源 | 源自农事活动,后演变为比喻用法 |
使用地区 | 主要见于中国北方方言区,如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
近义词 | 发抖、哆嗦、战栗、颤抖 |
反义词 | 镇定、冷静、沉稳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在紧张、害怕、受惊等情况下的状态 |
例句 | 他吓得浑身筛糠,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
三、补充说明
虽然“筛糠”在书面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作品、影视台词或日常对话中,常常能听到这个词汇。它的形象化表达让读者或听者更容易感受到人物的情绪状态,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筛糠”并非正式书面语,因此在正式场合或书面文章中应谨慎使用,避免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筛糠”不仅是一个具有生活气息的词语,也体现了汉语中丰富的比喻和形象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