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清玉洁是什么意思】“冰清玉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纯洁无瑕,也用于形容环境或事物的纯净美好。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寓意。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冰清 | 比喻像冰一样清澈透明,象征纯洁、干净 |
玉洁 | 比喻像玉一样洁白无瑕,象征高贵、纯净 |
整体含义:形容人品高洁、心地纯净,没有污点;也可形容环境、物品等非常干净、美好。
二、成语出处
“冰清玉洁”最早见于《汉书·扬雄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虽然此句未直接使用“冰清玉洁”,但后世文人常用该词来形容高洁之人,如宋代文人常用其赞美品格高尚者。
三、成语用法
场景 | 使用方式 | 示例 |
描述人物 | 形容人品德高尚、心地纯洁 | 她为人正直,冰清玉洁,深受大家敬重。 |
描述环境 | 形容自然或生活环境干净、纯净 | 山间小屋四周冰清玉洁,令人心旷神怡。 |
描述物品 | 形容物品洁净、无瑕疵 | 这块玉石冰清玉洁,是难得的珍品。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清白无瑕、高风亮节、洁身自好 |
反义词 | 贪赃枉法、肮脏不堪、卑鄙无耻 |
五、成语文化意义
“冰清玉洁”不仅是一个文学表达,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象征着理想的人格境界,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统一。许多古代文人以此自勉,也常用来评价他人,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标准。
六、总结
“冰清玉洁”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纯洁无瑕,也可用于描述环境或物品的纯净美好。它不仅是语言艺术的体现,更是中华文化中对高尚人格的一种追求和赞美。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冰清玉洁 |
含义 | 品德高尚、纯洁无瑕 |
出处 | 《汉书》等古代文献 |
用法 | 描述人、环境、物品 |
近义词 | 清白无瑕、高风亮节 |
反义词 | 贪赃枉法、肮脏不堪 |
文化意义 | 代表理想人格与道德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