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山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山”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字,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或象征稳固、高大的意象。许多成语中也包含了“山”字,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有“山”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
“山”字在成语中通常表示高大、稳固、险峻等含义。有些成语用“山”来比喻困难、障碍,如“山高水长”;有些则用“山”来表现气势磅礴,如“山河壮丽”。还有一些成语以“山”为喻,表达坚定、不可动摇的态度,如“山盟海誓”。
下面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带“山”字的成语,方便读者查阅和学习。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解释 | 出处/来源 |
山清水秀 | 形容风景优美 | 《红楼梦》 |
山高水长 | 比喻恩情深厚,或道路遥远 | 《诗经》 |
山穷水尽 | 比喻陷入绝境 | 陆游《游山西村》 |
山盟海誓 | 比喻誓言坚定 | 《汉书》 |
山珍海味 | 泛指珍贵的美食 | 《红楼梦》 |
山河表里 | 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 《左传》 |
山光水色 | 形容自然景色美丽 | 《桃花源记》 |
山回路转 | 形容山路曲折,难以行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山崩地裂 | 形容巨大的声响或灾难 | 《史记》 |
山中无历日 | 比喻与世隔绝,不问世事 | 《庄子》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预示有变故将发生 |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山重水复 | 形容路途曲折,前途不明 | 陆游《游山西村》 |
山南海北 | 指距离很远的地方 | 《西游记》 |
山立川行 | 比喻人有坚定的意志 | 《论语》 |
山高皇帝远 | 比喻地方偏远,官府难以管束 | 民间俗语 |
三、结语
“山”字在成语中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寓意。无论是“山穷水尽”的困境,还是“山高水长”的深远,都体现了汉语成语的独特魅力。通过了解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