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别名叫什么】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他是三国时代的重要人物之一,与曹操、孙权并称“三国鼎立”的三大势力代表。在历史上,刘备除了本名和字之外,还有多个别称和称号。
一、刘备的别名总结
别名/称号 | 含义/来源 | 备注 |
玄德 | 字,表示其品德高尚、仁德之名 | 刘备的字,常用于正式场合和文献中 |
汉昭烈帝 | 蜀汉建立后追封的庙号 | 《三国志》等正史记载 |
刘皇叔 | 古代对皇室后裔的尊称 | 常见于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 |
备 | 本名 | 在某些历史记载中简称“备” |
鼠髀 | 古代对刘备长相的描述 | 《三国志·先主传》中有记载 |
玄德公 | 尊称,多用于后世演义和小说中 | 如《三国演义》中的称呼 |
汉中王 |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被封为汉中王 | 为称帝做准备 |
蜀帝 | 后世对蜀汉皇帝的统称 | 不是正式称号 |
二、关于刘备的别名来源
1. “玄德”:这是刘备的字,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寓意他有开创基业的气度和德行。在古代,字是成年后使用的,用于社交和正式场合,因此“玄德”是刘备最常见和正式的称呼之一。
2. “刘皇叔”:这个称呼源于刘备自称是汉室宗亲,虽无确凿证据,但在民间和后世文学作品中广泛流传。这一称呼体现了他对汉室的忠诚和政治上的合法性。
3. “汉昭烈帝”:这是刘备去世后,其子刘禅所追封的庙号。“昭”表示光耀,“烈”表示功业显赫,是对刘备一生功绩的高度评价。
4. “汉中王”:刘备在夺取汉中后,被部下拥立为汉中王,这是他称帝前的重要一步,象征着他正式成为一方霸主。
5. “鼠髀”:《三国志》中提到刘备“髀肉复生”,形容他因长期骑马而腿部肌肉松弛,后来被戏称为“鼠髀”。这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并非正式称号。
三、结语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不仅以其仁德和智慧著称,还因其复杂的身份和多样的称号而备受关注。从“玄德”到“汉昭烈帝”,这些别名和称号反映了他在不同时期的身份变化和历史地位。了解这些别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位历史人物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