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抵万金的上一句是什么】“家书抵万金”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这句诗表达了战乱中一封家书的珍贵与难得,体现了人们对亲情和平安的渴望。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出处及其上下文,以下是对该诗句的总结与相关资料的整理。
一、
“家书抵万金”出自杜甫的《春望》,全诗如下: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这首诗中,杜甫描绘了安史之乱后长安城的凄凉景象,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人团聚的深切思念。“家书抵万金”正是他情感的集中体现,说明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来自亲人的信件比黄金还要宝贵。
因此,“家书抵万金”的上一句是:“烽火连三月”。
二、表格展示
诗句 | 出处 | 上一句 | 下一句 |
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 烽火连三月 | 白头搔更短 |
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 感时花溅泪 | 家书抵万金 |
三、补充说明
“烽火连三月”意指战争持续了三个月,暗示战事频繁、局势紧张。而“家书抵万金”则突出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封家书显得尤为珍贵。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思与无奈。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家书抵万金”的来源及其上下文。它不仅是一句诗,更是历史与情感交织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