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敲月下门的上一句是什么僧敲月下门的原文及翻译】“僧敲月下门”是唐代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名句,因其在创作过程中“推敲”二字的故事而广为流传。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严谨态度,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精炼与意境之美。
一、
“僧敲月下门”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其中,“僧敲月下门”一句,描绘了深夜中一位僧人轻轻敲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这句诗的上一句是“鸟宿池边树”。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以下是对全诗的原文与翻译整理成表格形式。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闲居少邻并 | 我的住所偏僻,很少有邻居相伴。 |
草径入荒园 | 小路长满青草,通向荒废的庭院。 |
鸟宿池边树 | 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 |
僧敲月下门 | 僧人在月光下轻轻敲着门。 |
过桥分野色 | 跨过小桥,景色更加开阔。 |
移石动云根 | 移动石头,仿佛触动了云雾的根基。 |
暂去还来此 | 暂时离开,还会再来这里。 |
幽期不负言 | 约定的隐逸之约不会辜负誓言。 |
三、补充说明
“僧敲月下门”的典故来源于贾岛作诗时反复推敲“推”与“敲”两个字的斟酌过程。他最终选择“敲”字,因为“敲”字更显出夜晚的寂静与僧人的礼貌举动,使整句诗更具画面感和节奏感。
这首诗虽然短小,却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宁静的热爱。
如需进一步探讨古诗中的意象或写作技巧,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