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吕蒙正不受镜文言文翻译

2025-10-24 11:56:38

问题描述:

吕蒙正不受镜文言文翻译,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4 11:56:38

吕蒙正不受镜文言文翻译】一、文章总结

《吕蒙正不受镜》是一则关于北宋名臣吕蒙正的文言小故事,出自《宋史·吕蒙正传》或相关笔记文献。该故事讲述的是吕蒙正担任宰相期间,有人送他一面镜子,寓意“明镜高悬”,希望他能公正执法、明察秋毫。但吕蒙正拒绝接受这面镜子,并以谦逊的态度回应,表现出其清廉自持、不慕虚荣的高尚品格。

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吕蒙正作为一位政治家的品德修养,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廉洁自律的重视。通过这一事件,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士人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二、文言文原文与白话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白话翻译
吕蒙正为相,有人献镜,曰:“此镜可照千里。” 吕蒙正担任宰相时,有人赠送他一面镜子,说:“这面镜子可以照见千里之外。”
蒙正曰:“吾心如明镜,何用此?” 吕蒙正说:“我的心就像明镜一样,哪里还需要这面镜子呢?”
乃却之。 于是他拒绝了这份礼物。
或问其故,曰:“受之,则彼将有求于我;不受,则彼无所冀。” 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如果接受了,那他就可能对我有所请求;如果不接受,他就不会有非分之想。”

三、内容解析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

- 吕蒙正的智慧:他并未直接否定对方的好意,而是从自身出发,强调“心如明镜”即可,体现出他对自我修养的高度自信。

- 政治家的清醒:他清楚地认识到,接受礼物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利益交换,因此选择拒绝。

- 清廉自律的典范:在权力高位上仍保持低调、不贪图虚名,是古代士大夫的理想形象之一。

四、结语

《吕蒙正不受镜》虽短,却蕴含深刻道理。它不仅是对吕蒙正个人品德的赞美,也是对后世官员的一种警示:身处高位,更应洁身自好,不为外物所动。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要坚守本心,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