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振振有词】“振振有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时理直气壮、言辞有力,似乎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然而,这个成语有时也带有轻微的贬义,暗示说话者虽然言辞动听,但内容可能并不完全合理或缺乏事实依据。
在日常生活中,“振振有词”多用于描述那些自以为是、逻辑混乱却依然坚持己见的人。它既可用于正面评价,也可用于批评某人的强词夺理。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振振有词 |
| 拼音 | zhèn zhèn yǒu cí |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士之居世,不能无言,而欲其言必信,非诚不立;言而不信,虽多何益?故君子贵于慎言,而贵于守道。若夫口若悬河,振振有词,而无实,则人不信。” |
| 含义 | 形容说话理直气壮,有条有理,但有时带贬义,表示言辞动听却未必合情合理。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某人讲话时态度强硬、语气坚定,但内容可能并不准确。 |
| 近义词 | 言之凿凿、理直气壮、强词夺理 |
| 反义词 | 张口结舌、哑口无言、无言以对 |
二、使用场景分析
| 场景 | 使用示例 | 说明 |
| 日常对话 | “他明明错了,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没错。” | 表达对对方强词夺理的不满。 |
| 文学作品 | “面对质问,他振振有词,不愿承认错误。” | 描写人物性格或情节发展。 |
| 新闻报道 | “该官员在发布会上振振有词,试图掩盖问题。” | 带有批判意味,指出其言辞不当。 |
三、常见误解与辨析
- “振振有词”是否一定是褒义?
不完全是。虽然它可以表示说话有理有据,但在很多情况下,它更偏向中性或略带贬义,强调的是“言辞动人”而非“内容真实”。
- 和“理直气壮”有何区别?
“理直气壮”强调的是“理由充分、底气十足”,通常为褒义;而“振振有词”则更多强调“说话有气势”,不一定有充分理由。
四、结语
“振振有词”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人在言语上的自信与强势。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因理解偏差而造成误会。无论是用于表扬还是批评,都应结合具体情境来判断其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