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原文及翻译】一、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出自《战国策·齐策》,讲述的是齐国贵族孟尝君对一名门客态度冷淡,但最终因这位门客的智慧和忠诚而改变看法的故事。文章通过这一事件,展现了孟尝君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品质,也反映了古代士人追求贤德与忠诚的价值观。
故事中,孟尝君最初对一位门客不以为然,甚至不愿与其交谈。然而,在一次危机中,这位门客凭借自己的才智帮助孟尝君化解了困境,从而赢得了尊重与信任。这不仅体现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也说明了识人之明的重要性。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 | 孟尝君有一位门客,但他并不喜欢这个人。 |
| 其舍人曰:“臣窃怪君之不善此人也。” | 那位门客说:“我私下里感到奇怪,您为何不喜欢这个人?” |
| 曰:“何也?” | 孟尝君问:“为什么呢?” |
| 曰:“夫子之言,未尝不美也;其意,未尝不忠也。 | 门客说:“您的言论,从未不美好;您的心意,也从未不忠诚。 |
| 然而君之不悦者,岂非以其貌之陋乎? | 然而您不喜欢他,难道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丑陋吗?” |
| 君若以貌取人,则天下无可用之人矣。 | 如果您只凭外貌来判断人,那么天下就没有可用的人了。 |
| 且夫貌之不扬,不足以损其德;心之不诚,乃为大患。 | 而且,一个人相貌不扬,不会损害他的品德;如果内心不真诚,才是大问题。 |
| 君虽不悦,而臣请试之。 | 您虽然不喜欢他,但我请求试一下他。 |
| 于是孟尝君召而试之,果有异材。 | 于是孟尝君召见他,果然发现他有特殊才能。 |
| 孟尝君悦,厚遇之。 | 孟尝君非常高兴,对他给予了优厚待遇。 |
三、总结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是一则寓意深刻的历史故事,它强调了识人用人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以貌取人,更应注重内在的品德与才能。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阶层对忠诚、智慧与道德的高度推崇。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也能从中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具备慧眼识人的能力,避免因表面现象而错失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