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的读音分别是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 是古代用来划分一天时间的系统,每个时辰对应现代的两个小时。了解这些时辰的正确读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诗词和传统习俗,还能在日常交流中避免发音错误。
以下是十二时辰的名称及其对应的普通话读音,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便于查阅和记忆。
一、十二时辰简介
中国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代表一个时间段,从子时开始,到亥时结束。这种计时方式源于《周易》和天文学,与阴阳五行思想密切相关。
二、十二时辰及读音对照表
| 序号 | 时辰名称 | 拼音 | 注释 |
| 1 | 子时 | zǐ shí | 夜半,23:00 - 1:00 |
| 2 | 丑时 | chǒu shí | 鸡鸣,1:00 - 3:00 |
| 3 | 寅时 | yín shí | 平旦,3:00 - 5:00 |
| 4 | 卯时 | mǎo shí | 清晨,5:00 - 7:00 |
| 5 | 辰时 | chén shí | 上午,7:00 - 9:00 |
| 6 | 巳时 | sì shí | 中午,9:00 - 11:00 |
| 7 | 午时 | wǔ shí | 正午,11:00 - 13:00 |
| 8 | 未时 | wèi shí | 下午,13:00 - 15:00 |
| 9 | 申时 | shēn shí | 傍晚,15:00 - 17:00 |
| 10 | 酉时 | yǒu shí | 黄昏,17:00 - 19:00 |
| 11 | 戌时 | xū shí | 晚间,19:00 - 21:00 |
| 12 | 亥时 | hài shí | 夜半,21:00 - 23:00 |
三、小结
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不仅用于计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掌握这些时辰的正确读音,有助于我们在学习古典文献或参与传统节日活动时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表达。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说、多写,逐步熟悉这些古老的时间单位,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