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摸鱼儿观潮辛弃疾原文及翻译

2025-10-30 12:02:54

问题描述:

摸鱼儿观潮辛弃疾原文及翻译,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12:02:54

摸鱼儿观潮辛弃疾原文及翻译】一、

《摸鱼儿·观潮》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并借此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起伏的感慨。全词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语言雄浑有力,意境开阔。

本文将从词的原文、译文、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内容结构。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内容 原文 翻译
上片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去,谁主沉浮?
问钱塘江上,潮来潮去,几时休?
望中犹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还能承受多少风雨?春天匆匆离去,谁来主宰这一切?
问那钱塘江上,潮起潮落,何时才能停止?
我仍记得那些风流往事,终究被风雨吹散。
上片(续)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想当年,他率领精锐部队,气势如虎,横扫万里。
但宋文帝刘义隆轻率出兵,想要像霍去病那样立功封侯,却只换来仓皇败退。
四十三年过去了,眼前仿佛还能看到扬州路上的战火。
下片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怎么能忍受回头一看,在佛狸祠前,竟然是一片神鸦社鼓的声音。
还有谁能问我:廉颇已经老了,还能吃饭吗?
注释 - 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佛狸”,这里指入侵者留下的遗迹。
-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晚年仍愿为国效力,此处借以自比。
- 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佛狸”,这里指入侵者留下的遗迹。
-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晚年仍愿为国效力,此处借以自比。

三、艺术特色简析

1.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钱塘江潮的壮阔,表达对历史变迁与国家兴衰的感慨。

2. 用典自然:如“金戈铁马”、“封狼居胥”、“廉颇老矣”等典故,增强了词的历史厚重感。

3. 情感深沉:既有对英雄往事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无奈的叹息,体现了辛弃疾强烈的爱国情怀。

4. 语言雄浑:词句气势磅礴,富有节奏感,展现了辛弃疾豪放派的风格。

四、结语

《摸鱼儿·观潮》不仅是一首写景词,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家国情怀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引出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愤与不甘。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辛弃疾词作中的代表之作。

如需进一步探讨辛弃疾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