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及义是什么意思】“言不及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遁而游,是以君子不与也。’”意思是说,人们整天聚在一起,说的话都不涉及正事或道义,只是喜欢闲聊、游玩,因此君子不会与这样的人交往。
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说话没有意义、不切实际、只顾闲谈的人,强调语言应当有内容、有目的,而不是空洞无物的闲话。
“言不及义”指的是说话不涉及正题、没有实际意义,多用于批评人说话没有重点、内容空洞。它强调语言应有实质内容,避免无谓的闲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重交流的质量,避免陷入“言不及义”的状态。
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言不及义 | 
| 出处 | 《论语·卫灵公》 | 
| 字面意思 | 说话不涉及义理(正事) | 
| 引申含义 | 指说话没有意义、内容空洞、不切实际 | 
| 使用场合 | 批评他人说话无重点、不务实、只顾闲聊 | 
| 适用对象 | 说话者、聊天者、讨论中无实质内容的人 | 
| 同义词 | 闲言碎语、空谈、无的放矢 | 
| 反义词 | 言之有物、言归正传、切中要害 | 
| 现代应用 | 用于提醒他人讲话要有目的性、避免无效沟通 | 
通过了解“言不及义”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注重语言的有效性和内容的深度,提升沟通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