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梅尧臣原文及翻译】《春寒》是北宋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描绘了早春时节的寒冷与自然景象的变化。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初临之际的清冷氛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思考。
一、原文总结
《春寒》全文如下:
> 春寒出后殿,
> 花柳尚萧疏。
> 未许莺声入,
> 空庭日影虚。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诗人以“春寒”为题,点明了季节特征,接着通过“花柳尚萧疏”表现早春植物尚未繁茂的状态。后两句则通过“未许莺声入”和“空庭日影虚”,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体现出春天初至时的静谧与含蓄。
二、内容解析
句子 | 字面意思 | 含义分析 |
春寒出后殿 | 春天的寒冷从后殿中出来 | 表现春天的寒意从宫殿深处蔓延开来,暗示春天虽至,但仍有余寒 |
花柳尚萧疏 | 花和柳树仍显得稀疏 | 描绘早春时节植物尚未繁盛,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 |
未许莺声入 | 还不允许黄莺的叫声进入 | 用拟人手法表达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到来,连鸟鸣都未能自由响起 |
空庭日影虚 | 空旷的庭院中阳光显得虚无 | 描写庭院在春寒中的空寂与光线的朦胧,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意境 |
三、诗歌赏析
《春寒》虽然只有四句,但意蕴丰富,情感含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来临的期待与一丝淡淡的惆怅。诗中“未许莺声入”一句尤为巧妙,既写出了春天尚未完全降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情绪。
此外,“空庭日影虚”一句,不仅描绘了庭院的空旷与光影的模糊,还给人一种时光流逝、万物沉寂的感觉,增强了整首诗的意境深度。
四、翻译对照
原文 | 翻译 |
春寒出后殿 | 春天的寒冷从后殿中溢出 |
花柳尚萧疏 | 花和柳树仍然显得稀疏 |
未许莺声入 | 还不允许黄莺的啼叫传来 |
空庭日影虚 | 空荡的庭院中阳光显得虚幻 |
五、结语
《春寒》作为梅尧臣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早春时节的独特风貌。诗中既有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含蓄表达。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体现了梅尧臣诗歌“平淡而有味”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