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清静经原文

2025-07-24 09:36:05

问题描述:

清静经原文,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4 09:36:05

清静经原文】《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道教经典之一,相传为老子所著。此经以简明扼要的语言阐述了“清静”之道,强调修心养性、内观自省的重要性,是道教修行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

《清静经》全文约三百余字,语言精炼,思想深邃。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清静”来达到身心的安宁与道德的升华。文中提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的理念,认为只有内心清净,才能与道合一。

经文从“大道无形”开始,指出道的本体不可见、不可闻,但可感知;接着讲“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是因为“妄念不断”,心不宁静;随后提出“遣其欲而心自静”,即去除杂念,心灵自然安定;最后以“常能清静,渐入真道”作结,强调清静是通往大道的必经之路。

二、《清静经》原文及释义对照表

原文 释义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道是无形无相的,它生养天地,主宰日月运行,虽无名字,却滋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称之为“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道有清和浊、动和静的不同表现形式。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天是清的,地是浊的;天在动,地在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男性属清,女性属浊;男性多动,女性多静。
麻姑之言,非虚语也。 麻姑的话并非空话,说明清静的重要性。
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人的精神喜欢清净,但心却被扰乱;人心向往宁静,却被欲望牵引。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如果能够排除欲望,心自然安静;心若清明,神自然清净。
虽名曰人,实则非人。 虽然称为人,其实已接近道的境界。
常能清静,渐入真道。 若能常常保持清静,就能逐渐进入真正的道中。

三、总结

《清静经》虽篇幅不长,但内容深刻,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它不仅是道教修行的指导原则,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回归内心、追求内在平和的方法。通过“遣欲”、“澄心”、“清静”,人可以逐步接近道的境界,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

如需进一步探讨《清静经》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可结合心理学、冥想等实践方式,深入理解其哲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