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语文,词汇解释,进谏是什么意思

2025-08-11 04:22:54

问题描述:

语文,词汇解释,进谏是什么意思,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04:22:54

语文,词汇解释,进谏是什么意思】在语文学习中,理解古汉语词汇是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中,“进谏”是一个常见的文言词语,常出现在历史、政治类的文言文中。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词汇,本文将从词义、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进谏”是一个动词性短语,由“进”和“谏”两个字组成。“进”有“进献、提出”的意思;“谏”则是“规劝、劝告”的意思。合起来,“进谏”指的是臣子向君主提出意见或劝告,通常是为了纠正君主的过失或建议国家大事。

在古代,进谏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行为,体现了臣子的责任感和忠诚度。进谏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当面直言,也可以是通过奏章、书信等方式表达。不同历史时期对进谏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有的君主虚心纳谏,有的则可能因进谏而惩罚臣子。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进谏”常用于文言文阅读理解题中,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准确判断其含义,并能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翻译和分析。

二、表格形式展示

词语 进谏
拼音 jìn jiàn
词性 动词(短语)
本义 向君主进献意见、劝告
引申义 提出建议、规劝他人
常见用法 多用于古代政治语境中,表示臣子对君主的劝告
例句1 魏征屡次进谏,唐太宗多能采纳。
例句2 忠臣应敢于进谏,以辅佐明君。
现代应用 用于文言文阅读、写作中,表达劝告之意
注意点 需结合上下文理解,不可孤立使用

三、拓展理解

在学习“进谏”时,建议结合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来加深理解。例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了魏其侯窦婴与武安侯田蚡之间的争执,其中涉及进谏的情节;《战国策》中也有许多关于臣子进谏的故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理解“进谏”的实际运用,还能帮助学生体会古代政治文化的特点,增强语文素养。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展示,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全面地掌握“进谏”这一语文词汇的含义与用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