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故事和含义简短】“完璧归赵”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之一,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成语不仅讲述了历史故事,还蕴含了深刻的做人道理和处世智慧。
一、故事简介
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和氏璧。秦王听说后,提出用15座城池来换取这块玉。赵国权衡利弊后,派蔺相如作为使者前往秦国交涉。
蔺相如到了秦国,发现秦王并没有交换城池的诚意。他机智地将和氏璧拿回,以死相胁,迫使秦王让步,并最终在众人的护送下,安全返回赵国,保住了和氏璧。
二、成语含义
“完璧归赵”字面意思是“完好无损地把玉璧归还”,引申为:
- 保护珍贵物品不被损害或侵占
- 坚持原则,维护尊严
- 机智应对危机,化解困境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完璧归赵 |
出处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故事背景 | 战国时期,赵国得和氏璧,秦王欲以城换玉 |
主要人物 | 蔺相如、秦王、赵王 |
故事核心 | 蔺相如凭借智慧与勇气,成功将和氏璧带回赵国 |
成语含义 | 完好无损地归还财物;比喻维护尊严、机智应变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形容保护重要事物不被侵犯或损失 |
四、现实意义
“完璧归赵”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强权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争取自己的利益;在处理问题时,要灵活应对,坚守底线。
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重要的东西,必须用心守护,不能轻易放弃。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值得借鉴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