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拔弩张的含义】“剑拔弩张”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局势紧张、气氛高度对立,甚至一触即发的状态。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战争场景,形象地描绘了双方剑刃出鞘、弓弩拉满,随时准备交战的情景。
一、成语解析
- 字面意思:剑被拔出,弩被拉开,表示已经进入战斗状态。
- 引申意义:比喻双方关系紧张,矛盾激化,随时可能爆发冲突。
- 使用场合:多用于描述政治、军事、外交、人际关系等领域的对峙局面。
二、来源与演变
“剑拔弩张”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后来在《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书中也有类似的描写,用以形容战事临近或敌对势力之间的紧张关系。
随着时间推移,“剑拔弩张”逐渐从军事术语演变为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适用于各种紧张对峙的场景。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剑拔弩张 |
拼音 | jiàn bá nǔ zhāng |
字面意思 | 剑被拔出,弩被拉开,形容紧张对峙 |
引申意义 | 双方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可能爆发冲突 |
使用场景 | 政治、军事、外交、人际关系等 |
来源 | 出自古代战争描写,如《后汉书》《三国志》等 |
近义词 | 紧张对峙、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
反义词 | 和平共处、相安无事、风平浪静 |
例句 | 国际局势剑拔弩张,各方都在加强军事部署。 |
四、使用建议
在日常交流中,“剑拔弩张”可用于描述某些矛盾突出、情绪高涨的场景。但需注意,该成语语气较为强烈,适合正式或书面表达,口语中可适当选择更温和的表达方式。
此外,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避免因过度夸张而引起误解。例如,在描述家庭争吵时,可用“气氛紧张”代替“剑拔弩张”,更符合实际情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剑拔弩张”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矛盾的高度概括。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加准确、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