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屈贾谊于长沙屈字的活用

2025-09-30 22:00:45

问题描述:

屈贾谊于长沙屈字的活用,这个怎么弄啊?求快教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22:00:45

屈贾谊于长沙屈字的活用】在古文阅读中,词类活用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其中,“屈”字在“屈贾谊于长沙”这一句中的使用,具有特殊的语义和修辞效果。本文将从词性、语义、修辞角度对“屈”字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语境总结其活用方式。

一、原文出处与背景

“屈贾谊于长沙”出自《滕王阁序》:“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句话的意思是:把贾谊贬到长沙,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把梁鸿流放到海边,难道缺乏贤明的时代?

在这句话中,“屈”字原本为动词,意为“使……受委屈”,但在文中被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受委屈”,表达一种政治上的压制与不公。

二、“屈”字的活用分析

活用类型 释义 示例句子 语义说明
使动用法 使……受委屈 屈贾谊于长沙 表示皇帝让贾谊遭受贬谪,是一种政治上的压制
动词 受委屈、被贬谪 屈贾谊于长沙 “屈”在此处表示贾谊被贬谪的被动状态
形容词(引申) 不得志、不得志之人 屈贾谊 引申为“有才华却不得重用的人”

三、语义与修辞分析

1. 使动用法的运用

在“屈贾谊于长沙”中,“屈”作为使动动词,表示“使贾谊受到委屈”,强调的是皇帝对贾谊的不公平待遇。这种用法不仅增强了句子的语气,也突出了作者对贾谊遭遇的同情。

2. 对比与讽刺

原文接着说“非无圣主”,表面上看似肯定皇帝的圣明,实则暗含讽刺——既然有圣主,为何还要“屈”贾谊?这种反问增强了文章的批判意味。

3. 历史人物的象征意义

贾谊是汉初著名政治家,因遭谗言而被贬。这里用“屈”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是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四、总结

“屈贾谊于长沙”中的“屈”字,主要活用为使动动词,表示“使……受委屈”,在文中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情感色彩。通过对其词性、语义及修辞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字在古文中的灵活运用,以及它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重要作用。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滕王阁序》
句子 屈贾谊于长沙
“屈”字词性 动词(使动用法)
语义 使……受委屈 / 被贬谪
修辞手法 使动、对比、讽刺
作者意图 表达对贾谊遭遇的同情与对现实的不满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古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可继续关注相关研究与分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