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什么季节】“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0月7日到10月9日之间。它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昼夜温差加大,北方地区开始出现霜冻,南方则进入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寒露”与季节的关系,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总结和对比表格:
一、
寒露是秋季的重要节气,一般在每年的10月7日至9日之间,是秋天的中后期阶段。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气温逐渐下降,空气湿度减小,昼夜温差显著增大。民间有“寒露寒露,遍地冷露”的说法,形象地描述了这一时节的气候特点。
从气候特征来看,寒露之后,天气逐渐转凉,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霜冻现象,但还未达到冬季的严寒程度。因此,寒露不属于冬季,而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与立秋、白露、霜降等节气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秋季气候变化过程。
此外,寒露期间也是农作物成熟和收获的高峰期,尤其是北方地区的玉米、高粱等作物进入收割期,而南方则多进行秋播或秋种工作。
二、表格对比
节气名称 | 时间范围 | 所属季节 | 气候特点 | 农事活动 |
寒露 | 10月7日-10月9日 | 秋季 | 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湿度降低 | 收获秋粮,准备冬藏 |
立秋 | 8月7日-8月9日 | 秋季 | 夏末初秋,气温开始下降 | 开始秋收,调整农事安排 |
白露 | 9月7日-9月9日 | 秋季 | 气温继续下降,露水增多 | 秋收秋种,防虫害 |
霜降 | 10月23日-10月24日 | 秋季 | 气温明显下降,北方开始出现霜冻 | 收获晚熟作物,准备越冬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寒露”确实属于秋季,并且是秋季中后期的一个关键节气。了解这一节气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农时、调整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