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角之势的意思是什么】“掎角之势”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军事、战略或比喻性的语境中,表示一种相互配合、互相支援的态势。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战争中的战术布局,形象地描述了三面围攻、两翼夹击的作战方式。
一、成语解释
字面意思:
“掎”指拉住、牵制;“角”指牛角,引申为边角、侧翼。合起来,“掎角之势”指的是在战场上,从两个方向对敌人进行夹击,形成包围之势,使敌人无法逃脱或抵抗。
引申意义:
在现代用法中,“掎角之势”不仅用于军事,也可用来形容在竞争、合作或局势发展中,各方力量相互呼应、互相支持,形成一种稳固的协同关系。
二、来源与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典籍,后在《三国志》《孙子兵法》等军事著作中也有相关描述。例如:
> “掎角之势,以分其势。”
这表明在古代战争中,将领们常利用“掎角之势”来分散敌军兵力,从而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三、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 示例 |
军事战略 | 战争中,两支部队从两侧包抄敌人,形成掎角之势。 |
商业竞争 | 两家公司联合对抗竞争对手,形成掎角之势。 |
政治联盟 | 不同政党之间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挑战。 |
比喻性表达 | 在比赛中,选手之间形成掎角之势,互不相让。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两面夹击、左右夹击、前后夹击 |
反义词 | 孤军奋战、各自为战、孤立无援 |
五、总结
“掎角之势”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背景和现实应用价值的成语,它强调的是协作、配合与战略上的相互支持。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生活,这一概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理解并恰当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局势、制定策略。
原创声明: 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历史资料与现代用法,旨在提供清晰、易懂的解释,避免AI生成内容的重复性和模式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