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哪几年】“十二五”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简称,是国家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转型、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十二五”时间范围及相关内容,以下是对“十二五”相关情况的总结与整理:
一、总结说明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国务院于2011年3月批准实施,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共五年时间。该规划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注重经济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同时面临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如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等。因此,“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包括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规划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 |
实施时间 | 2011年—2015年 |
制定单位 | 国务院 |
规划目标 |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主要内容 | 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民生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等 |
关键指标 | GDP年均增长7%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 |
成就亮点 | 工业升级、服务业比重上升、高铁网络快速扩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 |
三、结语
“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在新世纪初期的重要发展阶段,其实施为中国后续的“十三五”乃至“十四五”规划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在这一时期实现了经济总量的稳步增长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具体内容或相关政策,可查阅官方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