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记原文及翻译】《黄鹤楼记》是唐代文学家阎伯屿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黄鹤楼为背景,描绘了其壮丽景色与历史变迁,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本文将对《黄鹤楼记》的原文进行整理,并附上翻译,便于读者理解。
一、文章总结
《黄鹤楼记》主要讲述了黄鹤楼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以及其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文中通过描写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和人文情怀,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名楼的赞美与怀念之情。文章结构清晰,语言典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黄鹤楼者,故费祎登仙之所也。 | 黄鹤楼,是过去费祎成仙的地方。 |
常有羽衣之客,来游其间。 | 经常有穿着羽衣的仙人,在这里游玩。 |
楼之高,可以望远;其势,可以观风。 | 这座楼很高,可以远眺;它的形势,可以观赏风云。 |
山川秀发,人物风流。 | 山川秀丽,人物风雅。 |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 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旷神怡,荣辱都忘了。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倚着风喝酒,那种喜悦的心情啊!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的思想,或许与这两种做法不同。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不因外物而高兴,也不因自己而悲伤。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在朝廷做官就担忧百姓,退隐江湖就担忧君王。 |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 进也忧,退也忧。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那一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
三、
《黄鹤楼记》不仅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抒情言志的作品。作者通过对黄鹤楼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寄托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散文的典型风格。
此外,文中提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理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士人胸怀天下、心系苍生。
如需进一步了解黄鹤楼的历史背景或相关诗词,可参考《全唐文》或其他唐代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