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心沥血是什么意思】“呕心沥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非常努力、付出极大的心血和精力。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创作过程的深刻体会,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为了写出好作品而耗费大量心力的状态。
一、成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呕心沥血 | ōu xīn lì xuè | 形容费尽心思,竭尽全力去做事 | 出自唐代李商隐《李贺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 | 多用于赞美他人或自己在工作、学习、创作等方面的刻苦努力 |
二、详细解释
“呕心”指的是将心脏(比喻内心)都吐出来,表示极度的劳累;“沥血”则是指把血都滴干了,形容极其辛苦、拼命。两者结合,意指一个人为了某个目标,倾尽全部精力与智慧,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和精神。
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艺术、科研等领域,强调的是“用心良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文学创作 | 他为了写这部小说,整整写了三年,真是呕心沥血。 |
科研工作 | 这位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可以说是呕心沥血。 |
教育事业 | 老师为了学生们的成长,常常呕心沥血地备课。 |
企业经营 | 创始人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他的呕心沥血。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精益求精、废寝忘食、鞠躬尽瘁 |
反义词 | 懒惰懈怠、敷衍了事、草率从事 |
五、总结
“呕心沥血”是一个充满敬意和赞美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在工作中投入极大心血、不计得失的人。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努力与坚持,也反映了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鼓励自己或他人,面对困难时保持毅力,追求卓越。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呕心沥血”的含义,也能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准确地使用这个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