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黑恶势力】在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背景下,扫黑除恶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和识别“黑恶势力”,有必要对这一概念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总结。以下是对“如何定义黑恶势力”的详细解析。
一、
“黑恶势力”通常指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内或行业领域内长期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侵害群众利益的犯罪组织。其核心特征包括:组织结构严密、行为手段残忍、危害范围广泛、社会影响恶劣。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黑恶势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黑社会性质组织
- 恶势力犯罪集团
- 恶势力犯罪团伙
- 其他形式的黑恶势力
这些组织往往具有较强的组织性、隐蔽性和持续性,容易与腐败现象交织,对社会和谐构成重大威胁。
二、表格展示
类别 | 定义 | 特征 | 法律依据 |
黑社会性质组织 | 长期存在,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成员稳定,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控制一定区域或行业,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 组织结构严密;行为手段残忍;非法获利明显;社会危害大 | 《刑法》第294条 |
恶势力犯罪集团 | 由三人以上组成,经常共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造成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 | 成员相对固定;多次作案;有一定组织性;社会影响恶劣 | 《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
恶势力犯罪团伙 | 两人以上,短期内共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但尚未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 | 行为较频繁;危害范围较小;组织性不强 | 同上 |
其他形式的黑恶势力 | 包括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干扰正常社会秩序、破坏经济环境的行为 | 多表现为“村霸”、“市霸”、“行霸”等 | 《治安管理处罚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
三、结语
正确认识和界定“黑恶势力”,是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基础。只有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各类黑恶势力,才能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公众也应提高警惕,积极举报线索,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