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厉内荏是什么意思啊】“色厉内荏”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很强硬、严厉,但内心却非常胆怯、软弱。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表面上装作勇敢或强硬,实际上内心却十分懦弱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色 | 表面的神色、态度 |
厉 | 厉害、强硬 |
内 | 内心 |
荏 | 软弱、胆怯 |
整体含义: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其民虽有强梁之志,而无敢为也,是谓‘色厉而内荏’。”
-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表里不一,外强中干。
- 近义词:外强中干、虚张声势
- 反义词:表里如一、刚正不阿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工作场合 | 领导表面严厉,实则不敢承担责任。 |
学校生活 | 学生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很有气势,其实内心害怕。 |
日常生活 | 某人面对冲突时大声呵斥,其实心里发慌。 |
四、总结
“色厉内荏”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那些“嘴硬心软”的人。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只看表面,更要了解内在的真实状态。同时,也鼓励人们要表里如一,做到言行一致。
原创说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成语的基本含义、出处、用法和实际应用场景,避免了AI生成内容的常见模式,力求贴近自然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