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燃烧变短为什么要往上移光屏】在物理实验中,尤其是关于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其长度逐渐变短。此时,为了使像仍然能够清晰地呈现在光屏上,我们需要将光屏向上移动。这一操作看似简单,但背后却涉及到光学成像的基本原理。
一、实验背景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通常使用一个凸透镜、一个蜡烛(作为光源)、一个光屏(用于接收像)和刻度尺等工具。通过调节三者之间的距离,可以观察到物体在不同位置时所形成的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
当蜡烛燃烧变短后,其高度降低,导致原本位于某一位置的像不再与光屏对齐,因此需要调整光屏的位置以保证成像清晰。
二、为什么需要往上移光屏?
1. 物距变化影响像的位置
蜡烛燃烧变短,实际上改变了物体的高度,也间接影响了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如果物距不变,而物体高度下降,那么像的位置也会随之变化。
2. 像高与物高的关系
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
$$
\frac{1}{f} = \frac{1}{u} + \frac{1}{v}
$$
其中,$ f $ 是焦距,$ u $ 是物距,$ v $ 是像距。
同时,像高 $ h' $ 与物高 $ h $ 的关系为:
$$
\frac{h'}{h} = \frac{v}{u}
$$
当蜡烛变短时,物高 $ h $ 减小,若物距 $ u $ 不变,则像高 $ h' $ 也会减小,导致像的位置相对下移。
3. 保持像的清晰性
若不调整光屏位置,像可能会偏离光屏中心,造成成像模糊或无法看到完整的像。因此,必须将光屏向上移动,使其重新对准像的位置。
三、总结对比
现象 | 原因 | 解决方法 |
蜡烛燃烧变短 | 物高减少,导致像高也随之减少 | 需要调整光屏位置 |
像不在光屏中央 | 像的位置随物高变化而下移 | 将光屏向上移动 |
成像模糊 | 光屏未对准像的位置 | 调整光屏高度至合适位置 |
四、结论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蜡烛燃烧变短会导致像的位置发生变化。为了确保像仍能清晰地呈现在光屏上,必须将光屏向上移动,以匹配新的像的位置。这一操作不仅体现了物理规律的实际应用,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