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破阵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晚年时期。这首词以豪迈激昂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
一、
《破阵子》全词如下: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可怜白发生!
整首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描绘了作者在醉酒后挑灯看剑、梦回军营的情景,展现出他对昔日战场生活的怀念和对英雄梦想的执着。下片则通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等形象描写,展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最后以“可怜白发生”收尾,道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这首词不仅体现了辛弃疾的豪情壮志,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爱国将领在现实中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与感慨。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词牌名 | 《破阵子》 |
作者 | 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 |
创作背景 | 晚年时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恢复中原的渴望,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写作手法 | 用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方式,抒发情感;运用大量军事意象,增强画面感 |
情感基调 | 豪迈中带悲凉,激昂中含沉郁 |
代表句子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可怜白发生” |
词体结构 | 上片写梦中情景,下片写战场景象,结尾点出现实的无奈 |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如“挑灯看剑”、“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等,均为典型的边塞战争意象。
2. 情感真挚:词中情感层层递进,从醉中看剑到梦回战场,再到现实中的“白发生”,情感真实而深沉。
3. 语言简练有力:句式长短交错,节奏明快,富有气势。
4. 象征意义强:“白发生”不仅是年龄的象征,更是理想未竟、抱负难伸的象征。
四、结语
《破阵子》是辛弃疾词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展现了词人的豪情壮志,也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尽管现实残酷,但词中所表达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