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约而同的意思是什么】“不约而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没有事先约定的情况下,同时做出相同的决定或行动。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思想、行为上的高度一致,往往带有积极的含义。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不约而同 |
拼音 | bù yuē ér tóng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人之相敬,贵相敬言。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
释义 | 没有事先约定,却自然而然地达成一致,形容人们的看法、行动完全相同。 |
近义词 | 不谋而合、异口同声、众口铄金 |
反义词 | 各执一词、各行其是、南辕北辙 |
二、使用场景
“不约而同”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群体行为:如大家在没有商量的情况下,同时做出了某个决定。
- 例句:在讨论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时,几位高管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加大研发投入。
2. 观点一致:多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非常相似。
- 例句:面对这个问题,专家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应该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3. 自然形成的结果:表示一种默契或自发的统一。
- 例句:他们虽然从未合作过,但对项目的理解却不约而同地一致。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1. 不能用于“故意”或“策划”的情况:
“不约而同”强调的是“无约定”和“自发”,如果行为是经过计划或安排的,就不能用这个词。
2. 不宜用于负面情境:
虽然可以用于中性或正面情境,但若用于负面行为(如众人一起做坏事),可能会引起歧义。
3. 避免滥用:
在正式写作中,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成语,避免因过度使用而显得生硬。
四、总结
“不约而同”是一个表达人们在无事先约定下达成一致的成语,适用于描述观点、行为或决策上的同步现象。它强调的是一种默契和自然的统一,而非刻意安排的结果。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搭配,以确保表达准确、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