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九年级语文:此之谓大丈夫之是什么意思

2025-09-21 10:22:07

问题描述:

九年级语文:此之谓大丈夫之是什么意思,急!求大佬现身,救救孩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1 10:22:07

九年级语文:此之谓大丈夫之是什么意思】在九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句经典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是孟子对“大丈夫”精神的深刻诠释。其中,“此之谓大丈夫之是什么意思”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本文将从字面意义、语境分析、深层含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关键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一、

“此之谓大丈夫”中的“此”指代前文所讲的内容,“之”是助词,用于宾语前置,“谓”是“称为”的意思,“大丈夫”则是指有志气、有节操、有担当的人。整句话的意思是:像这样(不为富贵所迷惑,不因贫贱而改变志向,不因权势而屈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一个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独立的人格,不被外界环境所左右。

二、关键点解析

词语 含义 作用
指代前文所述内容 指代前面提到的三种品质
助词,用于宾语前置 引出“大丈夫”这一主体
称为、叫做 表示判断或解释
大丈夫 有志气、有操守、有担当的人 孟子理想中的人格典范

三、语境与背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对“大丈夫”标准的具体描述:

- 富贵不能淫:即使身处富贵,也不迷失本性;

- 贫贱不能移:即使贫穷低贱,也不改变志向;

- 威武不能屈:即使面对强权压迫,也不低头屈服。

这三句话层层递进,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人格修养的高度要求。

四、教学建议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此之谓大丈夫之是什么意思”,不仅有助于掌握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

1. 结合历史背景:介绍孟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其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

2. 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大丈夫”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3. 朗读与背诵:通过反复朗读,增强语感,加深记忆。

五、总结

“此之谓大丈夫”不仅是对理想人格的赞美,更是对个人品格的高要求。它告诉我们要坚守内心的信念,不被外在环境所动摇。理解这句话,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需进一步了解“大丈夫”精神在现代的意义,可参考相关文学作品或历史人物事例,拓展阅读视野。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