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的乌指的是什么动物】“乌合之众”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群没有组织、没有纪律、临时凑在一起的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文为:“乌合之众,不足畏也。”这里的“乌”字,是关键所在。
一、
“乌合之众”中的“乌”指的是“乌鸦”。在古代,“乌”常被用来指代乌鸦,因为乌鸦的羽毛多为黑色,因此“乌”也有“黑”的意思。而“合”则是聚集的意思。“乌合之众”原意是指像乌鸦一样临时聚集在一起的群体,后来引申为没有组织、缺乏纪律、容易冲动、行为不理智的一群人。
这一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理性、盲目跟风、随大流的群体行为。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乌合之众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乌”含义 | 指乌鸦(因乌鸦羽毛黑,故“乌”有“黑”之意) |
“合”含义 | 聚集、集合 |
整体含义 | 没有组织、临时聚集的群体,常带有贬义 |
引申意义 | 形容缺乏理性、盲目从众、情绪化的一群人 |
使用场景 | 批评社会中无组织、无纪律、易冲动的行为或群体 |
三、结语
“乌合之众”虽源自古文,但其现实意义依然深刻。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群体行为时,应保持独立思考,避免盲目跟风。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与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