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功与名的上一句是什么】“深藏功与名”这句话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对范蠡的评价。其完整句子为:“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贫贱而骄,自取其辱。”但更常见的是“功成而不居,处事不争,深藏功与名。”不过,最常被引用的版本是:
>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老子》
而“深藏功与名”这一说法,更多是后人根据历史人物事迹提炼出的总结性语句,用来形容那些在成就之后不张扬、不炫耀的人。
一、
“深藏功与名”是一种低调、谦逊、不追求名利的处世态度,常用于赞美那些在取得成就后仍保持谦虚、不炫耀的人。这句话虽然不是直接出自某一部经典,但在文学和历史中广泛流传,尤其在描述历史人物如范蠡、张良等时经常被引用。
它的上一句通常被认为是“功成身退”,出自《老子》中的“功成而不居,是谓不积”,表达的是在完成大业之后,不居功自傲,而是选择隐退,这是符合道家思想的一种人生智慧。
二、相关句子对照表
原文句子 | 出处 | 解释 |
功成身退 | 《老子》 | 完成任务后主动退出,不居功自傲。 |
功成而不居 | 《老子》 | 成就了却不居功,体现了谦逊的美德。 |
深藏功与名 | 后人总结 | 形容一个人有功劳却不愿显露,低调做人。 |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 《史记·货殖列传》 | 富贵后骄傲,会招致灾祸。 |
贫贱而骄,自取其辱 | 《史记·货殖列传》 | 贫贱中还骄傲,会招来耻辱。 |
三、结语
“深藏功与名”不仅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强调的是内敛、低调、不争名利的态度,值得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借鉴。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懂得“功成身退”,才能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