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蒲松龄原文及翻译】《口技》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一篇寓言性散文,收录于《聊斋志异》中。文章通过一个口技艺人表演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与命运的无常。本文将对《口技》的原文进行整理,并提供对应的白话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一、原文节选
> 口技者,奇技也。有客见之,问曰:“尔能口技乎?”曰:“然。”遂取一木杖,口中作声,如鸟鸣兽啸,人皆惊异。
> 客又问曰:“此技何以至此?”曰:“吾不为利,不为名,但欲试人之心耳。”
> 客笑曰:“汝真奇人也!”
> 于是,口技者复作声,忽如风雨骤至,忽如战鼓雷鸣,众皆骇然。
> 俄而,声渐息,口技者曰:“此非我技,乃人心之所感也。”
二、白话翻译
原文 | 白话翻译 |
口技者,奇技也。 | 有一位擅长口技的人,他的技艺非常奇特。 |
有客见之,问曰:“尔能口技乎?” | 有一位客人看到他,问他:“你能表演口技吗?” |
曰:“然。”遂取一木杖,口中作声,如鸟鸣兽啸,人皆惊异。 | 他回答:“可以。”于是拿了一根木杖,嘴里发出声音,像鸟叫兽吼,人们都感到惊讶。 |
客又问曰:“此技何以至此?” | 客人又问:“你这技艺怎么达到这种地步的?” |
曰:“吾不为利,不为名,但欲试人之心耳。” | 他回答:“我不为利益,也不为名声,只是想试探人心罢了。” |
客笑曰:“汝真奇人也!” | 客人笑着说:“你真是个奇人啊!” |
于是,口技者复作声,忽如风雨骤至,忽如战鼓雷鸣,众皆骇然。 | 于是,口技者再次发出声音,一会儿像风雨突然来临,一会儿像战鼓轰鸣,大家都感到震惊。 |
俄而,声渐息,口技者曰:“此非我技,乃人心之所感也。” | 过了一会儿,声音渐渐停止,口技者说:“这不是我的技艺,而是人心所感应的结果。” |
三、总结
《口技》通过一个口技艺人的表演,展现了语言和声音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文中“此非我技,乃人心之所感也”一句,点明了作品的核心思想:真正的技艺不仅在于技巧本身,更在于能否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口技》 |
作者 | 蒲松龄 |
文体 | 散文(寓言) |
主题 | 技艺与人心、人性善恶 |
核心句 | “此非我技,乃人心之所感也” |
语言风格 | 简洁含蓄,富有哲理 |
阅读价值 | 启发读者思考技艺与心灵的关系 |
通过这篇短文,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口技》的原文与翻译,还能深入体会蒲松龄笔下蕴含的思想深度。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