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期期艾艾的典故

2025-10-17 11:20:21

问题描述:

期期艾艾的典故,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7 11:20:21

期期艾艾的典故】“期期艾艾”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说话结巴、不流利的样子。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历史人物和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一、典故来源

“期期艾艾”最早出自《史记·张丞相列传》。文中记载的是西汉时期的大臣周昌,他性格刚直,但因口吃,在朝中常常说话不流利,每当说话时,总是重复“期期”、“艾艾”的声音,因此被人称为“期期艾艾”。

虽然周昌因口吃而被嘲笑,但他为人正直、忠诚,敢于直言进谏,最终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他的故事也说明了一个人的才能和品德并不完全取决于语言表达能力。

二、成语释义

成语 期期艾艾
拼音 qī qī ài ài
出处 《史记·张丞相列传》
释义 形容人说话结巴、不流利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的语言障碍或表达不畅
近义词 结结巴巴、吞吞吐吐
反义词 娓娓动听、口齿伶俐

三、文化意义

“期期艾艾”不仅是一个描述语言障碍的成语,更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在当时,口才被认为是士人的重要能力之一,然而周昌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才能和品格往往超越语言表达的局限。

此外,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幽默地形容一些人说话不流畅、重复啰嗦的情况,带有一定的调侃意味。

四、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期期艾艾”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对话中,以形象地描述某人说话不流利的状态。例如:

- 他在台上讲话时期期艾艾,让观众感到有些尴尬。

- 虽然他说话有点期期艾艾,但内容很有深度。

五、总结

“期期艾艾”源于历史人物周昌的口吃经历,虽有贬义,但也展现了一个人即使有缺陷仍能获得尊重与认可的可能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内容 说明
典故出处 《史记·张丞相列传》
成语含义 形容说话结巴、不流利
历史人物 周昌
文化意义 展现才华与品格的重要性
现代使用 多用于描述语言障碍或调侃表达不清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