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间千二百里的间是什么意思】一、
“其间千二百里”的“间”字,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个虚词,常用于表示“中间”或“之间”的意思。这句话出自《水经注·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在这一句中,“其间千二百里”指的是从白帝城到江陵之间的距离大约有千二百里。这里的“间”不是指时间上的间隔,而是空间上的“之间”,即“中间的路程”。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间”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下面通过表格形式对“间”的常见用法进行归纳和对比。
二、表格:常见“间”字用法及解释
序号 | 例句 | “间”字含义 | 解释说明 |
1 | 其间千二百里 | 中间、之间 | 表示空间上的“之间”,即两地之间的距离 |
2 |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之间 | 指时间上“中间”的时刻 |
3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期间 | 表示在某个时间段内 |
4 | 人迹罕至,鸟兽出没其间 | 里面、中间 | 指某物内部或某一区域之内 |
5 | 间或见之 | 偶然 | 表示偶尔发生 |
6 | 间不容发 | 空隙 | 表示极小的空间或时间差 |
三、结语
“其间千二百里”中的“间”是一个典型的古汉语虚词,主要表示“中间”或“之间”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间”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核心含义始终围绕着“位置”或“时间”的“中间部分”。了解“间”的多种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表达方式。
如果你对其他古文词汇感兴趣,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