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是成语吗】“曲径通幽”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常用于描述风景优美、路径曲折但引人入胜的环境。那么,“曲径通幽”是否属于成语呢?下面将从定义、来源、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曲径通幽”虽然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但它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成语。成语通常是四字结构,具有固定意义,并且有明确的出处和历史背景。而“曲径通幽”来源于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句诗原本是描写寺庙中曲折小路通向幽静之处的意境。
后来,这句话被提炼为“曲径通幽”,并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短语,用来形容景色清幽、路径曲折但别有洞天的景象。尽管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已被广泛接受为一种固定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语言规范性。
因此,“曲径通幽”更接近于一个固定短语或俗语,而非传统成语。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说明 |
是否成语 | 否(非传统成语) |
来源 | 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结构 | 四字短语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景色清幽、路径曲折的环境 |
是否固定 | 是(已形成固定表达) |
是否常见 | 非常常见(在文学、旅游、写作中广泛使用) |
与成语区别 | 成语多有典故出处,且结构更严谨;“曲径通幽”虽固定,但来源为诗句,不属传统成语 |
三、结语
“曲径通幽”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但它已经成为一种广为人知的表达方式,常用于描绘自然或人文景观的美感。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可以放心使用,但若需严格符合成语标准,则应选择其他传统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