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求出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八章。它是老子对“上善”这一理想人格的深刻阐述,也是道家思想中极具代表性的名言之一。
一、原文出处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李耳)所著。其中第八章原文如下: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具有滋养万物、顺势而为、不与万物争高下的特性,因此最接近“道”的本质。
二、释义与解读
| 词语 | 解释 | 寓意 |
| 上善 | 最高的善 | 指一种无私、谦逊、包容的道德境界 |
| 若水 | 像水一样 | 用水的特性比喻高尚的品德 |
| 利万物 | 滋养万物 | 表示帮助他人、润物无声的奉献精神 |
| 不争 | 不争夺、不争功 | 强调谦逊、低调、不张扬的处世态度 |
| 处众人之所恶 | 甘居人之所不愿之处 | 表示愿意承担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或位置 |
| 几于道 | 非常接近“道” |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指自然规律和宇宙本源 |
三、现实意义与应用
1. 为人处世
在日常生活中,“上善若水”提醒我们应保持谦逊、宽容的心态,不争名利,乐于助人。
2. 领导管理
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思想强调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注重团队合作与和谐发展。
3. 个人修养
鼓励人们培养内在的修养,追求内在的平静与智慧,而非外在的浮华与炫耀。
四、总结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不仅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也蕴含着深刻的处世智慧。它倡导的是一种顺应自然、无私奉献、低调内敛的生活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道德经》第八章 |
| 作者 | 老子(李耳) |
| 核心思想 | 以水喻德,强调谦逊、无私、不争 |
| 现实意义 | 为人处世、领导管理、个人修养 |
| 哲学地位 | 道家思想的核心表达之一 |
通过理解“上善若水”的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在生活中践行柔和、包容与智慧的处世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