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间是哪几年的】“十一五”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简称,是国家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制定的重要发展战略。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崛起的关键时期。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十一五”的时间范围和主要成就,以下将从时间跨度、主要目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相关信息。
一、时间跨度
“十一五”规划的时间为 2006年至2010年,共五年。这是继“十五”(2001-2005)之后,国家制定的又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旨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主要目标与内容
“十一五”规划的核心目标包括:
-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 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 加强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民生。
这些目标贯穿于整个“十一五”期间,成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
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方面 | 主要成果 |
| 经济增长 | GDP年均增长约10.4%,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
| 科技创新 |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高铁、航天、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 节能减排 | 单位GDP能耗下降,重点行业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
| 区域发展 | 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战略持续推进,区域协调性增强 |
| 民生改善 |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 |
四、总结
“十一五”是中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它不仅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为后续的“十二五”乃至“十三五”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对“十一五”时间范围及主要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是中国全面迈向现代化、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阶段。
附:十一五时间表
| 年份 | 时间范围 |
| 2006年 | “十一五”开局之年 |
| 2007年 | 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发展加速 |
| 2008年 | 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应对挑战 |
| 2009年 | 政策调控发力,经济逐步恢复 |
| 2010年 | 规划收官,成果显现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展示,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十一五”时间范围及其历史意义。这一时期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也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