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1到7回概括西游记1】《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明代吴承恩。小说以唐朝玄奘法师取经为原型,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前七回主要介绍了孙悟空的出身、学艺、大闹天宫等情节,为后续取经之路埋下伏笔。
一、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妙理深
本回讲述花果山水帘洞中的一块仙石产下石猴,石猴出世后成为群猴之王,称“美猴王”。后来他漂洋过海,拜菩提祖师为师,学得七十二变和筋斗云,得名“孙悟空”。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正入仙台
孙悟空在菩提祖师处学习多年,掌握了高深法术,但因炫耀本领被逐出师门。他回到花果山,继续统领群猴,并与龙王、阎王、玉帝发生冲突。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孙悟空大闹东海龙宫,索要金箍棒;又闯地府,勾销生死簿,引起玉帝震怒,派天兵天将捉拿他,但屡战屡败。
第四回:官封弼马温意不休 灵霄宝殿动威风
玉帝封孙悟空为“弼马温”,孙悟空认为这是小官,愤而返回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玉帝无奈,再封他为“齐天大圣”,并给予蟠桃园看守之职。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孙悟空偷吃王母蟠桃、仙丹,扰乱蟠桃会,引发天庭不满。玉帝派托塔天王李靖、哪吒、二郎神等围剿,最终被太上老君投入八卦炉中炼化。
第六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孙悟空在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逃脱后大闹天宫,最终被如来佛祖镇压于五行山下,等待取经人前来救他。
第七回:五行山下定心猿 高老庄收猪八戒
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直到唐僧路过,将其救出。随后,唐僧收服猪八戒,开始踏上取经之路。
二、表格总结
| 回目 | 标题 | 主要内容 | 
| 第一回 |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妙理深 | 石猴出世,拜师菩提祖师,得名孙悟空 | 
| 第二回 |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正入仙台 | 学艺归来,与龙王、阎王冲突 | 
| 第三回 |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 大闹东海、地府,惹怒天庭 | 
| 第四回 | 官封弼马温意不休 灵霄宝殿动威风 | 被封“弼马温”、“齐天大圣”,反叛天庭 | 
| 第五回 |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 偷吃蟠桃、仙丹,大闹天宫 | 
| 第六回 |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 被太上老君炼化,最终被如来镇压 | 
| 第七回 | 五行山下定心猿 高老庄收猪八戒 | 孙悟空被压五行山,唐僧救他,收服猪八戒 | 
通过这七回的铺垫,《西游记》不仅塑造了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也为后续的取经之旅奠定了基础。故事从神话传说转向现实修行,寓意深远,引人入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