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除夜译文】一、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除夜》是一首描写除夕之夜情感与思绪的诗作。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灯火的温暖和家人的陪伴,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温馨并存的情感氛围。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白居易诗歌中常见的细腻情感表达,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的普遍心理状态。无论是对过去的回顾,还是对未来的期待,都在诗中得到了自然流露。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 今年的今晚即将过去,明年的明天又要到来。 |
火销灯影灭,霜重晓寒来。 | 火焰熄灭,灯影消失,霜气加重,清晨的寒冷来临。 |
欲问归何处,春江万里开。 | 想要询问归去的方向,春江辽阔无边。 |
三、简要分析:
-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这两句点明了时间的更替,表达了诗人对时间飞逝的感叹。除夕之夜是新旧交替的关键时刻,诗人用“尽”与“催”两个动词,强化了时间的紧迫感。
- “火销灯影灭,霜重晓寒来。”
描绘了除夕夜的冷清景象。火光熄灭,灯光暗淡,霜气加重,天色渐亮,暗示着一夜的静谧与孤寂。
- “欲问归何处,春江万里开。”
诗人在此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向往。“归何处”表现出对归宿的思考,“春江万里开”则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四、结语:
白居易的《除夜》虽短,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它不仅是对除夕夜的写实,更是对人生旅程的思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意境,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融合,展现了其诗歌的独特魅力。